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产品才有价值

发布者:贺念发布时间:2019-06-24浏览次数:1684

  


  他,身上有着太多重量级的第一,全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焊接顾问;他,92岁高龄还穿梭在3个课题组,带着清华团队做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关键部件的焊接,带着博士生弟子们为科技成果转化四处奔波。

  他,就是被称作“中国最强焊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这位我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与北京亦庄缘分匪浅,就是在这里,他引以自豪的无轨爬行弧焊机器人(15.300,-0.26,-1.67%)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6月19日,在潘际銮原始参加“双创周”亦庄分会场活动间隙,北京亦庄融媒体中心对他进行了专访。

  我们这项技术是世界独创

  融媒体中心记者:您今年已经92岁了,还经常出现在焊接一线,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您多年来坚持为焊接机器人产业化奔走?

  [焊接,从表面上看是一门简单的技术,却是高铁提速、核电站安全保障的基础。提起焊接,已过耄耋之年的潘际銮兴奋得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双手不停地比划着。] 

  潘际銮院士:我就是想把那些辛苦的、艰辛的工人替下来,这是让我非常开心、有成就感的事,我想为国家做贡献、为工业做贡献,为此,我还一直在努力。

  国防、工业和制造业最关键的技术是焊接。普通铁路的钢轨几十米就有个接口,所以火车行驶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而高铁的铁路是将一根根的钢轨用焊接技术连接达到无缝状态,所以中国高铁速度又快又平稳。而建造航母所用的是炸不穿、高强度的钢,这么厚的钢对焊接无缝连接技术要求极高,建造一艘航母约需要2400名顶级焊工。

  全世界的大型结构件,火箭也好、航母也好,绝大多数都还是人工焊。即使有自动焊的,多半也需要人工参与,没有纯交给焊接机器人的。而在那些大型焊接的储罐内,温度最高可达250℃,焊工们戴着防毒面具和焊帽,很容易发生眩晕。如果能让他们解放出来,那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吗?这也是为什么我90多岁还在奋斗,还需要指导他们把成果应用出来。

  融媒体中心记者:如今焊接机器人产业化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它的核心竞争力如何?

  [潘际銮团队研制的无导轨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授权、近百项软件著作权,然而这项产品却迟迟没得到产业化,直到2017年他的博士生在开发区创办博清,才使得这项产品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所以一谈到这项技术,潘际銮便滔滔不绝,还忙着让记者看应用视频。]

  潘际銮院士:很开心,已经在中石化五建湛江项目上得到应用,经检测焊接精度高于行业相关标准,而工作效率比传统的人工焊接提高5倍以上,我相信随着焊接机器人产品的迭代,将陆续进入到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核电、能源等众多重要领域。

  我们的这项技术是世界独创的,你可以去看看,虽然现在工业机器人很多,但是所有的焊接机器人最多能做到轨道焊接、小焊接,一旦涉及到巨型构件,就无能为力,而我们的机器人可在垂直立面或弯曲面上自主跟踪焊缝,自由爬行,执行全位置焊接操作任务,爬行结构与激光视觉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复合控制,使机器人对焊缝形式渐变、突变等情况能够自行适应,实现了无导轨无导向,无须事先编程条件下自主爬行和焊缝的自动跟踪,跟踪精度达正负0.5毫米。

  过几天上海就要开一个国际的焊接展览会,我要带着我们的产品去做推荐,我们要用现场演示告诉他们这个技术是划时代的,展览给全世界的人看,让他们都可以用。

  “出海”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融媒体中心记者:刚才您说想让全世界用到无轨爬行弧焊机器人,是考虑让研发成果输出吗?

  潘际銮院士:必须的。我看到自己的博士生把这个产业化了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跟团队说我们这个成果要走向世界。因为这项成果日本没有,美国没有,德国没有,我们要让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走进最先进的智造环节,这次去参加国际展,也是想借机推广出去。

  不过,我也告诉博清团队,在走出去之前,必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从软件著作权到硬件的外观设计、商标注册、工艺秘密等多方面杜绝纠纷以及仿制,维护好中国智造的品牌。

  创新一定要以转化为目标

  融媒体中心记者:您搞了一辈子创新工作,您觉得创新最重要的是什么? 

  潘际銮院士:我觉得现在中国最好的就是提倡创新创业,让科研者的成果落地到企业转化成产品。创新一定要以转化成产品为目标,而不是写成论文或者留在实验室。当然,从科研成果到产品需要政策、资金等一系列的支持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可能走得不容易,但是只有完成转化,你的科研成果才有价值,必须从制度上加大创新的导向和科技成果的中间环节,让更多的科研成果有用。

  融媒体中心记者:您的科研成果在开发区实现了成果转化,能谈谈您对开发区的印象吗?

  潘际銮院士:没想到开发区的双创成果展这么大规模,没想到开发区汇聚了这么多的创新企业,尤其是刚才听了开发区对创新的支持,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真是了不得,这对所有创新者来说是最大的支持,这说明这里是创新者的家园。

  [记者手记]

  奋斗者永远年轻

  两年前,从央视的《朗读者》认识了潘际銮院士,看到一名九旬老人谈到自己钟爱工作时眼里闪现的光芒,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彼时,虽然他身上的荣誉已经沉甸甸,但并没有多少人认识他,让他在网络走红的是他带着白发苍苍的老伴在清华园骑行的一张照片。

  据第三方估计,潘老的科研成果可达数千亿,但在生活中,年过九旬的潘老仍和妻子身居陋室,仍然骑自行车出入实验室。

  他说,我这一辈子不图什么名利,我的奋斗目标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今天,当看到92岁的他在台上坚持站立演讲拒绝坐上准备好的沙发时,看到接受采访的他谈到焊接时手舞足蹈开心的样子时,内心再次受到震动,什么样的人算是年轻人?是20出头、留着“杀马特”发型的“潮人”?还是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沉迷于“王者”的“夜猫子”?不,这些都只是年龄上的年轻人,在记者看来,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无限热爱,不断吸纳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永葆干事创业激情的人,才是真正的年轻人!

  果然,当记者问他身体这么好的健康秘诀时,他说,我这一生有两个驱动力,年轻的时候是求知好学,现在年纪大了以后,驱动力就是成就感,是这些让我年轻。

  有人说,革命者永远是年轻;也有人说,事业是奋斗者的年轮。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变老,但是热爱事业的这颗心却能让我们永葆青春。只有成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奋斗者,才会在回首往事之时,不为自己碌碌无为的过去而悔恨,也只有这些“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者才会永远年轻!

新闻来源:2019年06月21日 05:33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