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院士:成果转化要冲出“死亡之谷”

发布者:张梦羽发布时间:2018-05-11浏览次数:1193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工程化一直是高校科技创新链上的堵点。随着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不断推陈出新,这一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日前,《中国科学报》记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进行了独家专访。5月8日,《中国科学报》在第5版刊发了访谈全文。

科研成果转化要协同发力

丁烈云说,就目前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比如,过去成果转化需要层层报批,现在学校可以直接批准;过去高校成果转化找不到资金,现在各种风险投资主动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尚未解决好的是个性问题。”这也是丁烈云在多个场合强调的观点。


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包括三个方面:科技供给、科技需求、中间环节。科技供给的主力是科研院所、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科技需求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牵引力。

 

“推动力和牵引力要协同作用,反映在不同地区就会有所差别。”丁烈云说,比如,高校、科研院所并不太多的深圳,由于当地企业对科技需求、识别能力很强,于是政府组织创办了很多工业研究院,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基地搭建在企业家门口,实现企业与科研人员直接对接。这是解决供给不足、牵引力强的典型。

 

相反,中西部企业需要增强科技需求的牵引力。比如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供给力强但牵引力不足。

 

“各个地区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遵循技术转化链的普遍规律。”丁烈云说。

 

何谓技术转化链的规律?丁烈云解释说,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链上的某一环节,技术创新链由R(research,研究)、D(development,开发)、E(engineering,工程)、I(industrialization,产业化)组成。R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反映;D的开发结果以专利形式反映;E是工程化、中试,以样机的形式反映;I是产业化,以产品、商品的形式反映。

 

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是工程化,工程化的投资是研究与开发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并不是每一项投入都会产生成果,要承受较大的风险。“科技成果从R到I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要想走出‘死亡之谷’,就要协同发力,综合施策。”

 

研究型大学应拒绝重复性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要走出“死亡之谷”,在技术创新链上最主要的高校、企业应该如何各安其位?对此,丁烈云有自己的思考。

 

他指出一个现象,在国外,R、D之后的事由企业去做,但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不具备这种能力,一些教授还在做工程样机。

 

在丁烈云看来,一方面,高校的优势是原始创新,由于术业有专攻,教授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少,因此教授尽量不要一手搞供给,一手搞牵引。

 

另一方面,企业中有挑战性、关键性技术,也有一般性、适用性技术。对于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双一流”高校而言,教授不应去做重复性、实用性技术,而是应该更多地从事引领性、支撑性研究,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搞科研,否则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他人。

 

此外,“研究成果要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最终是要让学生受益。总是研究重复性技术也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他补充道。

 

“对于企业而言,其思想要解放,不能一味地拿着成熟的技术转化,这样会失去很多机遇。企业的创新需要前移。”丁烈云说。

 

先进的高科技掌握在大公司手中,国内外皆如此。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直言“华为逐步攻入本行业的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

 

丁烈云表示,企业家要树立领跑意识,寻找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才会发生前移。

 

“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在于技术开发,企业的优势在于市场敏锐,政府的优势在于机制保障、环境营造,各自都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按照技术创业链的规律办事,才能走出‘死亡之谷’。”丁烈云强调。


重视科学性与学科基础

 

正如丁烈云所说,科研成果最终要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受益。作为一校之长,他不仅重视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效力,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也是溢于言表。

 

采访中,丁烈云郑重地说:“高校应把立德树人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才培养,就要把最优质的资源用于人才培养。”


工科规律尚待实践探索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丁烈云指出,一些学科规律尚未找到,教学改革仍需要深入研究。

 

他解释,学科规律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弥补对规律认识的不足,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医学,因为生命科学的规律尚待探索,医学需要通过临床弥补对规律的认识不足。

 

很多工科专业也是这样,很多规律还没有办法实现建模,更应该强化实践和动手能力,把握内在规律。“具体而言,应了解工程实际,从工程问题中发现科学技术问题,通过解决科学技术问题为工程服务。”丁烈云说。

 

除此之外,丁烈云认为,高校还要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今,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各学科,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各学科要把握重大机遇,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找到新的发展点。

 

他举例,眼下大热的人工智能,不仅仅与制造业相关,实际上在一些人们不常听说的行业也有涉猎,如建造业。比如,一些建在河谷上的桥梁,经受长年累月的冲刷,如何做好维护工作,需要数字化技术、机器人代替人力去完成。

 

“工科必须实践打底,不断综合自身的知识。”丁烈云说,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网络、半网络状的,此枝与彼枝应有交叉,而不是树状,此枝与彼枝没有联系。然而,现在仅靠最后的毕业设计来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不断让学生反复地开展综合训练。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创新创业基地里,通过相同的课程去相互影响、实现学科交叉,解决综合问题;让工科学生都能经历一个产品产生的全过程,在训练中搞清楚原理、工艺测试、形成产品,类似这样的全方位训练,高校应该多多开展。”采访结束前,丁烈云如是强调。